琳琅岁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3章 奋起直追,开篇激战1860,琳琅岁玥,滴答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随着年少的光绪皇帝一天天的长大,在大清朝廷之中,太后撤帘皇帝亲政之事,也就愈发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。

为了顺利的完成权力过渡,给归政后的慈禧太后备下安养之所,重新修建皇家苑囿也就再度被提了出来。

到了光绪十一年时,慈禧更是亲发懿旨,确认了要开始修园子。而早在此之前,其实这事儿就已经秘密的开始办了。

虽说当年,托陈济方力拒英法联军的福,使得京城未遭兵难。京师及周边,包括圆明园在内的诸多皇家园林,也都得以保存。

可这并不耽误皇家对供自己享乐的山水园林再行修葺,而且大清的各位皇帝修苑囿,起别院,建离宫,那都是有着“优良”传统的,可谓冠绝历朝历代。

此番修缮的重点,是圆明园、三海和清漪园。后来,还将修整后的清漪园,改称为了颐和园。

在朝廷中,除了慈禧本人以外,对此事最为上心的,就要算醇亲王奕譞了。

这也难怪,为了安顿好老佛爷,好让自己的亲儿子能够坐稳皇帝宝座。

也为了自己免受宫里那位寡嫂,同时也是自己的姨姐儿,少些猜忌。

奕譞都得勉力巴结讨好,把取信慈禧,看做是他唯一的本分。

而他也得到了,身兼光绪帝师和户部尚书双重身份的翁同龢的大力协助。

翁同龢,字声甫,江苏常熟人,清流派出身。

由于其身份和立场,早早的就投身于奕譞的门下,日后又成为“帝党”的核心人物,党同伐异,手段多端。

奕譞有这样一位干将的鼎力相助,给慈禧太后修园子的经费,也自然多了许多筹措的路数。借垫,腾挪,甚至索贿,层出不穷。

可是大清的财力毕竟是有限,如此占费资源,也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事项的开展。

与之相应的就是,北洋海军在成军之后,快速发展的势头突然的停顿了下来,进入了一种裹足不前的状态。

与北洋的固步自封不同,两江却从北洋舰队身上发现了许多自家的不足。为了填补差距,更是决定要奋起直追。

防卫军海军在自造的“青龙”级各舰下水之后,马上又开工建造了一批,仍以鱼雷为主要攻击手段的战舰,同时也充作“通报舰”使用。

顾名思义,“通报舰”是一种负责在舰队和基地之间,传递公文和信息的军舰,一般由小型高速战舰来兼任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身为p社玩家的我,润到美洲种田

清风素骨1